广州建博会开幕在即 中国玻璃网诚邀您一同前往
督察组主要受理被督察省市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并确定了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等七项主要任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处处长庄相宁7日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中有很多与化工行业相关的内容,因此对化工企业影响巨大,表明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国家环保重点整治的对象
事实上,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政府加大了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明确了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境监测指标和考核目标,参与模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改革转变,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环境保护部和科技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科技支撑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与装备,建成环保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智能制造、智能感知和精确控制产业逐渐受到产业和社会的重视。除了上述较为热门的领域,噪声控制设备等也将迎来发展机遇。目前环境领域已存在34万家环保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接近90%。
历史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家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污染源的不断减少推动环保服务不断创新,一些传统制造业已经从流水线生产,转型到拥有一定个性化定制的柔性生产模式。短期来看,土壤监测市场将贯穿整个土壤污染防治过程,市场空间将达到300亿至500亿元。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记录。
同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3年底,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除了国字号的,浙江还有民间河长、护河队、护河志愿者、保洁员和观察员,他们都是水环境的守护者。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紫港街道办主任黄小兵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街道流域的河长。治水这种事情,是不分你我的,对于每一个河长来说,尤其如此
《意见》称,将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黄小兵是浙江6万多名河长中的一员,浙江推行河长制已经3年了。
为了狠抓落实,近3年来,全省共有近千名干部先后被追责,对河流湖泊尽心尽责的保护,已经成为全省河长的共识。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紫港街道办主任黄小兵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街道流域的河长。这句浙江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话,将在全国成为现实。于是,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重整山河,将河长这一角色推上时代舞台。
同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3年底,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在浙江,各地都把河长制落实情况纳入五水共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级对每位河长履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问责,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各级人大、政协通过执法检查、专题审议协商、委员视察等形式,对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不信清流唤不回,河长制正是浙江全面开展五水共治及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的一项制度创新。
除了国字号的,浙江还有民间河长、护河队、护河志愿者、保洁员和观察员,他们都是水环境的守护者。目前,全省每条河道在醒目位置都设立河长公示牌,并明确各级河长巡河频次。
治水这种事情,是不分你我的,对于每一个河长来说,尤其如此。浙江大大小小的8万多条河,结成与每个百姓休戚相关的民生之网。
截至11月底,浙江全省221个省控断面水质Ⅲ类以上占76.9%,比2013年提高了13.1%。劣Ⅴ类水断面占2.7%,减少了9.5%,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将在全国渐次铺开。此外,浙江30个省委五水共治督查组明察暗访,把河长制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每天早起巡河,早已成了他的例行公事。显然,省长村长,都是河长。
事实上,河长制在浙江并不新鲜。河长不好当,河长要当好。
2015年5月,浙江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完善清三河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对河长制的组织架构、河长牌的设置、河长巡查制度等进行进一步明确。同时,浙江先后出台了河长制长效机制、基层河长巡河、河长公示牌规范设置、入河排污口标识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创新了河长公示、河长巡河、举报投诉受理、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例会报告等日常工作制度。
而与全国的四级河长体系相比,浙江实行的是省、市、区县、乡镇、村级五级河长体系,对应河道为省级河道、市级河道、区县级河道、乡镇级河道、村级河道。河长巡河发现问题要求及时处置,特别是入河排污口要求必查、拍照建档,做到日查日清、事事有回应。
如今,浙江共有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级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还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五级联动的河长制已经形成。目前,河长制已成为五水共治工作中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举措。作为全国领跑河长制的地区之一,浙江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良好氛围。时间闪回3年前,早在2013年11月15日,浙江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正式拉开了全省五水共治的序幕。
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记录。率先发展,亦率先遇到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
除浙江外,这一制度也已经在北京、天津、江苏等八省市推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治就是针对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最突出、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六个方面问题,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
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两减是治霾的需要,省环保厅介绍,燃煤产生的PM2.5已成为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263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压减非电用煤、提高燃煤锅炉整治标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到2020年,全省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减少3200万吨,电力行业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
三提升包括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严惩不怠,对环保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提高其违法成本等行动。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到90%。昨天,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63专项行动进行解读。六治针对的环境问题都是民生之患,该项任务提到,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70%,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12月9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263专项行动)动员会,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启动。三提升就是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263专项行动,两减即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
化工企业的落后产能已成为我省污染物排放和环境风险隐患的主要来源之一,我省计划通过关闭一批、搬迁一批、入园一批、提升一批4个措施,加快推进化工行业结构调整,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省化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数量占全省化工企业总数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为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我省已经成立了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